韩愈

韩愈

所属朝代:唐代

韩愈简介
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,自称“祖籍昌黎郡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中期大臣,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,秘书郎韩仲卿之子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,从平“淮西之乱”。直言谏迎佛骨,贬为潮州刺史。宦海沉浮,累迁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为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郡伯,并从祀孔庙。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并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倡导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写作理论,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

韩愈的诗词作品

  •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(桂林伯,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)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知识久去眼,吾行其既远。瞢瞢莫訾省,默默但寝饭。
    子兮何为者,冠珮立宪宪。何氏之从学,兰蕙已满畹。
    于何玩其光,以至岁向晚。治惟尚和同,无俟于謇謇。
    或师绝学贤,不以艺自挽。子兮独如何,能自媚婉娩。
    金石出声音,宫室发关楗。何人识章甫,而知骏蹄踠.
    惜乎吾无居,不得留息偃。临当背面时,裁诗示缱绻。
    英英桂林伯,实惟文武特。远劳从事贤,来吊逐臣色。
    南裔多山海,道里屡纡直。风波无程期,所忧动不测。
    子行诚艰难,我去未穷极。临别且何言,有泪不可拭。
    吾友柳

  •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倾朝共羡宠光频,半岁迁腾作虎臣。戎旆暂停辞社树,
    里门先下敬乡人。横飞玉盏家山晓,远蹀金珂塞草春。
    自笑平生夸胆气,不离文字鬓毛新。

  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州路八千。
    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!
    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    知汝远来应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边。

  • 奉使常山,早次太原,呈副使吴郎中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朗朗闻街鼓,晨起似朝时。翻翻走驿马,春尽是归期。
    地失嘉禾处,风存蟋蟀辞。暮齿良多感,无事涕垂颐。

  • 送郑尚书赴南海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番禺军府盛,欲说暂停杯。盖海旂幢出,连天观阁开。
    衙时龙户集,上日马人来。风静鶢鶋去,官廉蚌蛤回。
    货通师子国,乐奏武王台。事事皆殊异,无嫌屈大才。

  • 游城南十六首。出城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暂出城门蹋青草,远于林下见春山。
    应须韦杜家家到,只有今朝一日闲。

  • 病中赠张十八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中虚得暴下,避冷卧北窗。不蹋晓鼓朝,安眠听逢逢。
    籍也处闾里,抱能未施邦。文章自娱戏,金石日击撞。
    龙文百斛鼎,笔力可独扛。谈舌久不掉,非君亮谁双。
    扶几导之言,曲节初摐摐。半途喜开凿,派别失大江。
    吾欲盈其气,不令见麾幢。牛羊满田野,解旆束空杠。
    倾尊与斟酌,四壁堆罂缸。玄帷隔雪风,照炉钉明釭.
    夜阑纵捭阖,哆口疏眉厖。势侔高阳翁,坐约齐横降。
    连日挟所有,形躯顿胮肛。将归乃徐谓,子言得无哤.
    回军与角逐,斫树收穷庞。雌声吐款要,酒壶缀羊腔。
    君乃昆

  • 送李翱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广州万里途,山重江逶迤。行行何时到,谁能定归期。
    揖我出门去,颜色异恒时。虽云有追送,足迹绝自兹。
    人生一世间,不自张与弛。譬如浮江木,纵横岂自知。
    宁怀别时苦,勿作别后思。

  • 琴操十首。别鹄操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(商陵穆子,娶妻五年无子。父母欲其改娶,其妻闻之,
    中夜悲啸,穆子感之而作。本词云:将乖比翼隔天端,
    山川悠远路漫漫,揽衾不寐食忘飧)
    雄鹄衔枝来,雌鹄啄泥归。巢成不生子,大义当乖离。
    江汉水之大,鹄身鸟之微。更无相逢日,且可绕树相随飞。

  • 答孟郊

    唐代 · 韩愈

    规模背时利,文字觑天巧。人皆馀酒肉,子独不得饱。
    才春思已乱,始秋悲又搅。朝餐动及午,夜讽恒至卯。
    名声暂膻腥,肠肚镇煎煼。古心虽自鞭,世路终难拗。
    弱拒喜张臂,猛拿闲缩爪。见倒谁肯扶,从嗔我须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