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杜牧和杜甫之间的关系吗?杜牧担任小官,经常光顾青楼。

杜牧和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,两人之间保持着师徒关系。杜牧年轻时曾担任小官,因为出色的诗才备受赞誉。然而,与杜甫的悲情诗风不同,杜牧的作品更偏向于豪放洒脱,展现出一种优雅与世故的气质。这种差异源于他们性格和人生经历的不同。杜牧喜欢游走于市井间,对青楼娼馆十分痴迷,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和政治的不公正。杜牧之于杜甫犹如一抹亮色,丰富了整个唐代诗坛的风格。

你知道杜牧和杜甫是什么关系吗?

答案是:没有关系,同姓而已,隔了85岁而已。

所以,咱们不要心存幻想了哈。

当然了,杜牧有缅怀过前辈杜甫,尤其是写古体诗,深受杜甫的影响。

每年清明节,你在缅怀某位亲人的时候,脑海里一定闪现过杜牧的《清明》。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你知道杜牧和杜甫之间的关系吗?杜牧担任小官,经常光顾青楼。

为什么杜牧总跟杜甫一起被后人提及,还称赞他为“小杜”呢?

因为他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:心怀国家,心系百姓。

咱们听听杜牧的《泊秦淮》是怎么写的?

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
他表面上是说歌女不懂事,不知道什么叫亡国之恨,唱什么后庭花,其实是在抽打那些荒淫无度的权贵,因为是他们决定卖唱的歌女唱什么。

后庭花,其实指的是南朝皇帝陈叔宝写的《玉树后庭花》,专门用来和后宫的美女们寻欢作乐,后来国家作没了,这首曲子也就被称之为“亡国之音”。

杜牧不仅敢讽刺权贵皇族,还敢讽刺皇帝和杨贵妃。

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·其一》就写得非常深刻又犀利。

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
杨贵妃住在山顶的华清宫,安保措施做得极好;

有一个人骑着马,风驰电掣,一道道大门就像是被冲破了一样。

想必一定是什么要命的大事,哪知道,杨贵妃看着那滚滚的烟尘却捂嘴欢笑,因为新鲜好吃的荔枝正在朝她飞奔而来。

你说这个杨贵妃恃宠而骄,喜欢吃啥不好,喜欢吃荔枝。

这个荔枝只有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福建和台湾才有,最近的产地离长安都有一千多公里呢。

保鲜期还非常短:一日色变,两日香变,三日味变。

唐玄宗有多爱杨贵妃,咱们是知道的,白居易写的那首《长恨歌》做了完美的佐证:“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。”

别说杨贵妃要吃荔枝,就是要吃天上的月亮,皇帝也会想办法去折磨底下的人想办法。

所以,唐玄宗让骑士走驿道,八百里加急,日夜不休,给爱妃送荔枝,为的就是保证新鲜。

咱们就说至于吗?吃个荔枝,搞这么大阵仗!

驿道,那是军队运粮草物资的路,八百里加急,那是传递紧急军情的速度。

所以,后来“安史之乱”爆发了,百姓都说杨贵妃是“红颜祸水”,不敢说皇帝荒淫无度。

对了,“妃子笑”的荔枝品种,就是这么来的。

咱们可都知道,写讽刺诗风险有多高,杜牧咋就不知道怕?

杜牧出身京城杜家大族,因为他在家族里排行十三,唐人的习惯就是称呼他:“杜十三”。

杜牧的爷爷杜佑当过宰相,还提拔过刘禹锡、柳宗元等诗人,父亲也在朝为官。

因此,十几岁的杜牧不但博古通今,对治国和军事都有独到的见解。

比如,安史之乱结束后,那些个平乱有功的地方军官,一个个都想当土皇帝,时不时就搞点幺蛾子出来。

皇帝这边呢,太监又太厉害了,官员之间又拉帮结派,总之,大唐内忧外患。

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,写过13篇《孙子》注解,某次献计被宰相李德裕采用,居然大获成功。

杜牧23岁时写的那篇《阿房宫赋》,现在都如雷贯耳。

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,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

杜牧说,秦朝为啥这么短命,是因为不得民心;

如果不吸取教训,只会让更多的后人来哀悼我们,就像我们哀悼秦朝一样。

名声大振的杜牧,26岁考中进士。

咱们都知道朝廷给进士们安排的套路哈,先去抄书,当人肉印刷机。

“校书郎”这种九品小官,很多大诗人都干过,远的不说,白居易、元稹、柳宗元就都干过3年。

杜牧抄着抄着书,被一个铁杆粉丝给提拔了,他就是大佬牛僧孺,是长达40年“牛李党争”的领袖。

杜牧的工作呢,就是负责公文往来,给牛僧孺提提建议什么的,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吧。

秘书长在扬州呆了2年,说得再丰富一点就是3个年头,工作上也没啥烦心事,但他一到下班、节假日就说:我要四处散心去了。

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,杜牧在烟雨三月的扬州逛大街。

比如《江南春》:
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
他的意思是,景色太好了,南朝皇帝建这么多寺庙太浪费了。

杜牧因为升职要回长安,对相好的歌妓是千般不舍,万般留恋,分别的时候写了《赠别二首》,也是千古名篇。

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

“春风十里不及你”,咱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这种表白,对吗?以后最好不要乱用哈。

春风十里,指的是扬州城的风月场所特别多,有十里路那么长。

到了长安,杜牧当着七品官,还是对扬州念念不忘,所以又写了一首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:
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
杜牧调侃之前的同事:青山绿水好江南,你在扬州大天堂,此刻月色清幽,你在哪里听美人吹萧?

多年后,杜牧因为工作上的不顺,又怀念起扬州了,于是有了这首《遣怀》:

落魄江湖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。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

这里的十年,其实就是三个年头。

他说,当年啊,初入职场不懂事,喜欢寻欢作乐;

现在回想,在扬州放纵自己的时光,就像一场梦一样,到头来,青楼的那些女子都在骂我“死鬼”负心汉。

杜牧一生都在陕西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兜兜转转;

虽然没遭过什么大罪,但是他知道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
所以他写了《赤壁》。

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
这个故事说的是,某一天,杜牧在一块空地溜达,发现一段长得古怪的锈铁,他就拿回去洗了擦,擦了洗,发现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。

杜牧设想,要是那天东风没有帮周瑜,肯定是曹操赢;他在暗示,自己有实力没东风,无法成名。

49岁那一年,也就是病逝的前一年,尽管杜牧做到了人生中的最高官职:四品,中书舍人。

杜牧似乎预知自己时日不多,升职没两天,又重新整修祖上的樊川别墅。

对,杜牧的别墅是祖传的,虽然不及王维的辋川别墅那么有名气,也不是一般达官显贵就能买得起。

他在这个别墅里和朋友们吹牛,吟诵诗歌,谈论时事,回忆青春。

沉默的时候就是在感慨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的结局。

如果时光倒回,杜牧应该会选择做白云深处的人家吧。

就像他写的《山行》一样。
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好了,这期“风流才子”杜牧,就讲到这里,感谢大家!

关注我,咱们下期讲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的:李商隐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