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宰相狄仁杰以其聪慧机智的才能,成功赢得武则天的信任和器重。他在任上凭借公正廉洁的作风,精明务实的政绩,稳固了唐朝政权,收获了民众的拥戴和赞誉。狄仁杰以超凡的智慧和坚定的原则,斩蛇起义,平定叛乱,缉捕贪官,为唐朝的繁荣稳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
我们常说:“伴君如伴虎”稍有不慎,旦凡有点风吹草动便惹来杀身之祸。刘邦当上皇帝后,赐死大批跟随他打下江山的人屡屡皆是,诸如善于谋略的张良。当然,张良由于洞察先机而逃脱毒手,反而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,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,最后惨死。同样,明朝名将蓝玉等人最后也要走上断头台。
那么,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女皇陛下的——武则天。

武则天
她身边人才辈出,历史上的武则天也是个杀伐武断,说得上心狠手辣也不为过,处死好多反对她登基的大臣。可以这样说,不死则贬。而作为身边的近臣—“狄仁杰”来说,为什么能独善其身,并且长居高位而不下,得到了武则天的长期信任呢?甚至在狄仁杰逝世之后,武则天更是一度悲凉伤心过度的呢?
因为狄仁杰是个极其聪明的一个人,有着超群他人的政治敏感觉悟。他对武则天的了解比了解自己还多,狄仁杰简直是武则天肚子里面的蛔虫。为什么这样讲呢?
我们通过史料中记载的几个事例来说明。
有一次,武则天带着一种很不开兴的情绪和大臣们谈起她的一个梦,武则天说她自己梦一只又大又美的鹦鹉,可这只鹦鹉的两只翅膀却全部折断了。说完,要求大臣们对这个“梦”作出解释。过了一会,在场的大臣们仍不作声,而狄仁杰说了:“臣以为,那只大而美丽的鹦鹉就是陛下自己,因为陛下姓“武”。”这个解释也是有根据的,因为武则天本来就姓“武”。武则天听后,也略微默许。
武则天
那么,两只被折断的翅膀又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的狄大人又接着说了:“两个被折的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。”狄大人为什么这样说呢,因为武则天的两个儿子都被武则天囚禁了。一个叫李显,另一个叫李旦。这两个儿子之中,本来李世民把皇位传给李显的,但是刚坐上皇位屁股还没有热,就被自己的母亲把皇位夺了回去,最后被贬为—卢陵王。所以就有狄大人所说的鹦鹉翅膀断的意思。通过对武则天“梦”的回答,狄仁杰回答到武则天心坎里面去了,对于这样充满智慧的能臣,武则天能不宠信吗?说实话,夫子也爱呢!
我们再通过一个事例来说明,狄仁杰更能把握武则天的心里,从而更加突出狄仁杰的与众不同。
在元武年(698年)的时候,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,经常差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游说武则天,目的是想武则天立他们为太子。武则天犹豫不决:到底是立自己的儿子还是立侄儿为太子呢?这时候,我们的狄大人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,劝说武则天应顺应民心,复立庐陵王—李显。
当时,大臣李昭德等也曾劝说武则天应立李显为太子,但遭到武则天的反对。可狄大人就不同了,对武则天性情十分了解的狄大人,从母子亲情的角度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地劝说:“立子,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,承继无穷;立侄,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故于庙者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:“立儿子为太子,那么百年之后配享于太庙上,继承无穷;如果立自己的侄儿为天子,那就从来没有听说过,侄子会把自己的姑姑(指武则天)供奉在太庙上。”武则天则说;“此朕家事,卿勿预知”,意思就是说:这是朕的家事,爱卿,你就不要参与了。接着,狄大人沉着而郑重地回答说:“王者以四海为家,四海之内,难道我不是你的臣子吗?你是元首,我是四肢,本来就同体相连,更何况我身为宰相,怎能不参与呢。”
在狄大人不断的劝谏之下,武则天最终感悟,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,亲自迎接自己的儿子庐陵王李显回宫。从立太子这个事情来说,足以说明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。相比其他大臣来说,狄仁杰说的话份量更重。
狄仁杰
当然,除此之外,狄仁杰也是一个忠心报国的人。很有知人之明,推荐人才都是以德贤为主。武则天曾多次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,比如张柬之,姚崇等人。事实证明,这些人在唐中宗即位后,忠贞廉洁,精明干练,政风为之一变,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。这些由狄仁杰举荐的人,他们都成为了唐代中兴的名臣。所以总的来说,狄仁杰之所以能期深得武则天的信任,并委以重任不是没有道理的。在整个武则天的大周王朝时期,狄仁杰也是武则天唯一信任的人,除狄仁杰之外没有第二人。
久视元年(700年),一代名相狄仁杰病故,朝野凄凉,武则天更是大声痛哭说:“朝堂空也,天夺吾国老何太早矣!”意思就是说:“朝堂没有人,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把国老给夺走了!”(这里的“国老”是武则天对狄仁杰的称呼)可见,狄仁杰在武则天心里的份量是多重,狄仁杰成为武则天唯一的信任名副其实。大家认为武则天还信任谁呢?请下方评论告诉夫子哦!
进来的宝宝们,创作不易,记得用您发财的小手为夫子关注点赞哦,谢谢哦!